clash官网 clash for windows clash
什么是三十年来最大的造假?非“三十年来由于计划生育少生了四亿人口”这个大话莫属。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1979年,中国大陆总人口为97542万人(《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源汇编》),至2009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3474万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增长35932万人,增长约37%。如果按照“三十年来少生了四亿”的观点,那么要是从1980年来不搞独生子女政策,则中国到去年底的人口就要变成173474万人,会增长人口75932万人,增长约78%。事实上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对独生子女政策的“功效”夸大得很。换句话来说,如果三十年来不搞这套计划生育政策,现在人口也根本不可能达到17亿多。
那么,人为夸大少生人口数量的目的是什么?不排除其中一些人无非就是想说这项政策如何正确,如何重要,如果不搞这项政策,现在中国的人口变要变成17亿了,以此误导决策层与善良的公众,阻挠人口政策的调整。
有意思的是,计生鼓吹者关于“少生几亿人”的说法也是前后不一的,经过改口的。几年前,是这么说的:“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以来,……,累计少生了3亿多人”,说的是从70年代算起,一共三十多年,少生了3亿多人。近年,随着各方面要求调整生育政策的呼声日高,这种“少生几亿人”的说法也在不断夸张。去年12月,赵白鸽在哥本哈根的说法是:“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从30年前的5.8下降为目前的1.8,也就说中国在过去30年里少出生了4亿人口。”时间缩短为30年,开始时间推迟到1980年,少生人口从3亿多变成了4亿。(注:1980年的总和生育率实为2.24,1979年的总和生育率实为2.75,1970年的总和生育率才是5.8,到现在已经是40年了。赵白鸽的说法,实际上夸大了30年前即79~80年时的生育率,以此为基础估算出来的少生人口,当然会被大大夸大了。若再加上采用不合理的假设,当然与事实就越发远了。)今年以来,有关人士、官员在几次重要的挺计讲话中,统一采用的就是赵白鸽在哥本哈根的说法。最近,程恩富在鼓吹把中国人减少到5亿时,也是这么说的。某些习惯于照着下级送上来的稿子宣读的领导,也跟着这么说。将来,这种说法必定成为国际笑柄。今后,随着客观上的人口形势对挺计者日益不利,反计的人日多,不知还要夸张到何种地步。近来,在论坛讨论中,已经有一些伪装专业的挺计者说如果不计生,中国早就是20亿人了,甚至26亿人了。不知20亿何时又会变成官方说法,大家拭目以待吧。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任何一个方都都足以单独证明:“三十年来少生了四亿人”是根本不可能的,远没有这么大。何况三个方面联合证明,“三十年来少生了四亿人”必是人为夸大的假货无疑。
第一、从自然增长率证明“三十年来少生四亿”根本不可能。
1973年,中国总人口是89211万人,1980年,达到98705万人(《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源汇编》),年平均人口增长率是14.55‰ 。我们知道,3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死亡率已经从高水平下降,稳定在低水平之后,世界各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呈下降趋势,中国不可能例外。中国从1980年以后的30年,人口死亡率已经稳定在低水平,保持在千分之6.25~千分之6.9这个小幅度内波动(《中国统计年鉴2004》),自然增长率也必然是呈总体下降趋势。期中虽会出现反复波动甚至短期反弹的现象,但30年这么长时期的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必然要低于上世纪70年代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以1979年的人口基数97542万人计算,即使30年来人口每一年都按1973~1980年的人口平均增长率1.455%增长(事实上是根本不可能一直维持这么高的增长的),到2009年,总人口也只有150451万人,远远低于17.3亿。由此可见“三十年来的计划生育少生了四亿人”夸大到什么地步,是多么吹破牛皮的事情!
第二、从总和生育率证明“三十年来少生四亿”根本不可能。
1979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相当于平均一个妇女一生生育的孩子数)为2.75,1980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为2.24。按照人口普查的客观数据,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已降至1.22~1.33,面临严重的人口代际萎缩危机,但即使如此,由于总和生育并不是一下子从2.24降到1.22的,而是有一个过程,一年一年,一点一点地下降的,三十年来平均数字肯定明显大于最低数字,与1980年相差肯定不到一半,这又怎可能少增长一大半人口呢?据计生委自己反复强调的数字,现在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只不过降到1.7~1.8左右,这样,总和生育率并没有减下来多少(远远减不到一半)。总和生育率只减了这一点点(而且三十年平均数肯定明显大于最低数字),三十年来实际增加的人口只有3.59亿,怎么可能不搞这个独生子女政策,人口就会增加7.59亿(多增四亿)?真是自相矛盾!
第三、从中印人口对比证明“三十年来少生四亿”根本不可能。
我们知道,印度是基本没搞计划生育的(有少数人想搞,但印度人民不答应。印度人民胜利了,其效果,我在《最新印度人口家底公布——中国态势不利》一文中已经有详述。)三十年来,印度确实是一个人口增长迅速的国家。很多计划生育支持者,都笑印度不搞计划生育。在1979年,印度的自然增长率为2.3%左右,明显高于中国。1980年,印度的总和生育率达到4.95,而中国已是2.24。因此从30年前的起点来分析,易知即使从1980年起,中印实行完全一样的生育政策,中国的人口增长百分比也一定远远低于印度。何况中国即使不搞独生子女政策,也可能延续1980年以前的人性化计划生育政策(非强迫,生育指标高于世代更替水平,这是1980年以前和以后的两种不同的计划生育的两个本质区别。我们可以仿照武器装备的命名,把前者称为“70式计生”,后者称为“80式计生”)。而且,由于中国在1980年以前人类发展指数已经拉开了与印度的距离,有老本可吃,因此30年来中国的人类发展水平一直高于印度,即使处于自然放任状态,生育率也应当一直低于印度的。综上,即使中国不搞1980年以后的一套,30年来人口增长百分比应当远远低于印度。
印度1979年的总人口为6.73亿人,2009年底变为11.98亿(联合国人口基金会《2009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增长约78%。中国增长的比例应当远远低于78%,怎么可能也增长78%达到17亿多呢?难道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国际与会者都不知道印度30年来人口增长多少?当着这么多人,“中国30年来少生4亿人”的大话怎么说得出口呢?
什么假也不如成亿成亿的人口假账大。
下面用一张示意图说明“少生四亿”是怎样弄出来的。
http://image.club.china.com/twhb/1011/2010/3/16/mid/1268749468022.jp
图中,曲线AB(红色)为1972年至1980年中国实际出生率,曲线BG(黑色)为1980年~2009年中国实际出生率。(1972~1979年数据来自《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源汇编》,1980~2003年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4》,2003年以后数据从历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有关数据按有关公式计算而得。)1972年,中国出生率为2.977%,1973年开始全面实施毛泽东时代的计划生育,即70式计生,出生率明显下降,1979年已降至1.782% 。1980年是生育政策的一个分水岭,出台了独生子女政策,80式计生迄今一直推行了30年,仍在实施,至2009年出生育降至1.213% 。
粉红色曲线AB2D为如果从一开始就不实行任何计划生育,出生率可能的走势。它一定是总体走低(尽管有所起伏),它的右端2009年对应点D的高度必然远低于1972年对应点A的高度。D点是按照印度2008年的出生率画的,实际上,中国必定应当比这个数字更低一些(可以认为图中已经画得偏高了)。
图中红色曲线BE反映了如果从1980年开始停止计划生育,中国出生率可能的走势,它是一个粗略的示意,可以肯定的是,这条线必定介于粉红色线以下,黑色线(1980年以来的实际出生率曲线BG)以上。
图中褐色曲线BF为1980年以后,继续实行70式计生,而不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中国出生率可能的走势,也是一个粗略的示意,可以肯定的是,这条线必定介于红色曲线BE与黑色线BG之间。
鼓吹独生子女政策的人,是如何计算实行了计划生育所少生的“人口”的呢?他们拿出开始实行政策时或之前某一时点的出生率(或总和生育率、自然增长率等,因具体方法而不同,但基本思路一样,这里以出生率为例),并无理假定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中国将会一直保持这样的出生率(如上图中黑色的虚线AC所示)。把用这个出生率计算的出生人口,与实际出生人口一减,也就是上图中由实际出生率曲线ABG、黑色虚线AC以及右面的CD、DE、EF、FG各线段所围成的区域,就是所谓“少生”的人口(当然,实际上还要把出生率乘以所对应的各年的人口基数,这里也有文章,因为假定不计生而“多生”的人口在他们出生后二十多年内还不是育龄人口,直接年复一年地“利滚利”也会多算了“少生”的人口的,此处分析从略),这实在是大忽悠。因为出生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发展指数的提高不断下降,是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即使如印度,出生率也从70年代的4%以上降到2008年的2.2%,怎么可能假设中国的出生率是一成不变呢?如果按照他们这种逻辑,印度也可以说他们因为不搞计划生育而少生了若干亿人,因为他们的出生率也比三十年前低得多嘛。甚至新加坡和日本也可以说由于鼓励生育而少生了若干百万、千万人,因为他们的出生率也比三十年前降低。由此可见那些说“少生四亿”的人之荒谬和弱智。
更恶劣的是,明明独生子女政策是1980年才推出,而他们要辩护的也是“三十年来”、独生子女政策,而且他们总是攻击毛泽东时代计划生育搞得不好,但是,某些人在计算独生子女政策的“功绩”时,又总是看似无意地把70式计生的效果算出自己的功劳薄,什么“总和生育率从5.8下降为目前的1.8”的说辞就是他们这样做的证据(难道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国际与会者都不知道中国1979、1980年的总和生育率是多少?当着这么多人,5.8怎能说得出口呢?)因为5.8的总和生育率是70式计生实施前的,到1980年已经降至2.24,实际上30年来的总和生育率是从2.24开始下降的,无论现在的总和生育率是按比较客观的按人口普查得到的1.22~1.33,还是按计生委自己说的十几年不变的“1.8左右”,30年总和生育率的下降幅度都不如前30年!正确的说法只能是“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三十年来,总和生育率从2.24降至……(要看计生委想用1.33还是1.8左右了,呵呵)”又要贬低前人,又要悄悄把前人的功劳算进自己的功劳薄!把70式计生与80后计生混为一谈是没有是没道理的。比如一个大汉得了暴食症,每顿吃6碗饭,第一个医生让他计划吃饭,每顿吃2~3碗,他听从之后,果然身体好了许多,也减了肥,也省了饭钱。这时,第二个医生——一个庸医出来,也让他计划吃饭,每顿只能吃一碗,结果后来他又变为挨饿,工作也乏力,收入也减少了。但是第二个医生却对别人说“要不是实行了我的计划吃饭方案,他早就撑死了,实行了我的方案,他已经从原来吃6碗变成吃1碗了,也大大节省了粮食。”这不是胡扯吗?只有从吃2~3碗变成限吃1碗,才是与他有关的,从6碗减至2~3碗,与他有什么关系?
如图所示:鼓吹“三十年来的计划生育少生四亿人”的,实际上是把上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区都算成“三十年来少生”的“人口”,其实只有第⑥区可以算三十来这种政策少生的人口。
粉红线AB2D以上的①、③两个区域,实际上是独生子女政策支持者杜撰出来的,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中国的出生率(总和生育率、自然增长率)不可能一直维持1972年的水平,从1980年开始,也不可能一直维持1980年的水平,总要下降的。到2009年出生率下降的低点应当比印度要低,因为我们人类发展水平高于印度。
从1980年的画出一条虚线。根据计生支持者所谓“少生人口”的定义,它左边的区域②是70式计划生育在1980年以前所实现的少生人口,与80式计生没有任何关系,不能算进80式计生的功劳薄子——如果少生人口总是能算功劳的话。
减去了①、②、③三个区域,也就是已经减少了一大半。可见所谓“少生四亿”水份之大。
区域④实际是70式计生的后续影响,即使1980年后完全停止计划生育,因为之前实行过70式计生,因此后来的出生率也将低于从一开始就完全没实行过计生的情况(粉红线)。到底低多少要慢慢计算,图中只是示意,但总要低一些的。这也与80式计生没有关系,不能算进独生子女政策的减人“功效”。
区域⑤是假定在1980年延续70式计生政策比取消计生政策所能“少生”的人,它也与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功效无关。也不能算。
真正能算独生子女政策“少生”的人,只是区域⑥,它与区域④、⑤孰大孰小要慢慢算,图中只是示意的。但总之是减去①、②、③三个区域已减一大半的基础上,还要减去④、⑤两个区域。
无非就是少生了“四亿”中的一小部分,也许也就是一亿上下的样子。
养了那么一大摊子人,动用了那么多的资源,搞得鸡飞狗跳的,少生的人口远远不是他们所说的那么多。但因为减的全是年轻人口,全是后劲,所以对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危害仍然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