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强烈谴责“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行为
人民网北京12月18日电 12月3日,广东省陆丰市一名18岁的高中生琪琪因被“人肉搜索”而投河自尽。
据警方通报,琪琪曾于前一日到一家服装店购物。但没过多久,她购物时的监控视频截图就被店主蔡某发布到微博上,并配文称其是小偷,请求网友进行“人肉搜索”。
很快,琪琪的姓名、所在学校、家庭住址和个人照片均被曝光,同学朋友指指点点,网上的辱骂之声不绝于耳。琪琪不堪重负,决绝而去。
一个少女的离去,很多人惋惜悲痛,并对发帖者和参与“人肉搜索”的网民进行指责。但是,面对不时上演的类似悲剧,反思并不应该止步于指责。
网络进入微博时代后,网民的聚合性和参与性大大加强。一个车牌,一张照片,一个电话号码,一句话,一篇日记……诸如此类的蛛丝马迹,经过网民不断拼接、组合、加工,就可以于亿万人中找到某个特定的人并“解剖”他。
而在网上发动这样一次掘地三尺的“人肉搜索”,没有任何门槛,往往是一些无凭无据的猜疑指控,就会带来花样百出的侮辱诋毁。一旦这类信息出现在互联网上,就有被复制传播的可能性,即使删除原帖,后续的传播行为也无法得到有效地控制。
实际上,在事件发生后,涉事店主的微博名已重新更换,删除了指称小偷的视频,但转发及相关的评论仍然多达七百多条,造成了琪琪自杀的严重后果。
在微博网民“北城以南的风”看来:“所谓‘人肉搜索’,看似主持正义,实则窥探隐私,说穿了就是人类好奇心的阴暗面,是对虚拟世界权力的贪欲。”网络的匿名属性使得那些参与其中的网民降低了自我约束能力,很少会有“言责自负”的顾虑,常常在“审判”他人时不问事实、证据,在“惩罚”他人时无视道德和法律。
人人参与的结果就是人人都不负责,到底是哪一根稻草最后压垮了骆驼,谁知道呢?每个人都会想:我只说了一句,肯定不是我。
正因为如此,更多的网民认为,悲剧背后的“帮凶”应该被追责。网民“猪油碱”就说,“应该是那些凭着一面之词对女学生攻击的人,更应该被追责。就如同现在去店主微博里狂骂的那些人,这些人才是最可恶的。”
现在,主管部门已经“亮剑”,那么,千千万万的普通网民更应该站出来,坚决地对“人肉搜索”说“不”,抵制“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行为。网民是互联网的主人,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它、爱护它、建设它,都应该自觉抵制“人肉搜索”,让这样的暴力行为在网络上彻底绝迹。这既是在保护别人,也是在保护自己。
网络空间不能无法无天。让“人肉搜索”在网上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才能打造一个清明有序、人人受益的网络空间。
来源于:光明网
网民强烈谴责“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行为
人民网北京12月18日电 12月3日,广东省陆丰市一名18岁的高中生琪琪因被“人肉搜索”而投河自尽。
据警方通报,琪琪曾于前一日到一家服装店购物。但没过多久,她购物时的监控视频截图就被店主蔡某发布到微博上,并配文称其是小偷,请求网友进行“人肉搜索”。
很快,琪琪的姓名、所在学校、家庭住址和个人照片均被曝光,同学朋友指指点点,网上的辱骂之声不绝于耳。琪琪不堪重负,决绝而去。
一个少女的离去,很多人惋惜悲痛,并对发帖者和参与“人肉搜索”的网民进行指责。但是,面对不时上演的类似悲剧,反思并不应该止步于指责。
网络进入微博时代后,网民的聚合性和参与性大大加强。一个车牌,一张照片,一个电话号码,一句话,一篇日记……诸如此类的蛛丝马迹,经过网民不断拼接、组合、加工,就可以于亿万人中找到某个特定的人并“解剖”他。
而在网上发动这样一次掘地三尺的“人肉搜索”,没有任何门槛,往往是一些无凭无据的猜疑指控,就会带来花样百出的侮辱诋毁。一旦这类信息出现在互联网上,就有被复制传播的可能性,即使删除原帖,后续的传播行为也无法得到有效地控制。
实际上,在事件发生后,涉事店主的微博名已重新更换,删除了指称小偷的视频,但转发及相关的评论仍然多达七百多条,造成了琪琪自杀的严重后果。
在微博网民“北城以南的风”看来:“所谓‘人肉搜索’,看似主持正义,实则窥探隐私,说穿了就是人类好奇心的阴暗面,是对虚拟世界权力的贪欲。”网络的匿名属性使得那些参与其中的网民降低了自我约束能力,很少会有“言责自负”的顾虑,常常在“审判”他人时不问事实、证据,在“惩罚”他人时无视道德和法律。
人人参与的结果就是人人都不负责,到底是哪一根稻草最后压垮了骆驼,谁知道呢?每个人都会想:我只说了一句,肯定不是我。
正因为如此,更多的网民认为,悲剧背后的“帮凶”应该被追责。网民“猪油碱”就说,“应该是那些凭着一面之词对女学生攻击的人,更应该被追责。就如同现在去店主微博里狂骂的那些人,这些人才是最可恶的。”
现在,主管部门已经“亮剑”,那么,千千万万的普通网民更应该站出来,坚决地对“人肉搜索”说“不”,抵制“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行为。网民是互联网的主人,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它、爱护它、建设它,都应该自觉抵制“人肉搜索”,让这样的暴力行为在网络上彻底绝迹。这既是在保护别人,也是在保护自己。
网络空间不能无法无天。让“人肉搜索”在网上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才能打造一个清明有序、人人受益的网络空间。
来源于:光明网
专家谈“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破坏网络空间正常秩序
近日,高中女生安琪从广东陆丰望洋河桥上跃下身亡。事情起因是,在其跳河前一天,店主因怀疑她偷窃服装,将监控视频截图发至微博求“人肉搜索”。很快,她的个人隐私信息曝光,成为身边同学朋友指指点点的对象。安琪不堪忍受,最终酿成悲剧。“人肉搜索”导致的悲剧再次上演,网络暴力也随之越过了道德和法律底线。
遭人肉搜索 女孩不堪重负跳河
在安琪出事前一天,12月2日,她前往陆丰市一家服装店购物,当安琪离开服装店没过多久,这家服装店店主蔡某就将安琪购物时的多张监控视频截图发布在自己的微博上,并同时宣称:“穿花花衣服的是小偷。求人肉,经常带只博美小狗逛街。麻烦帮忙转发。”
就在这条人肉偷衣服的微博发出仅一个多小时,随即展开的“人肉搜索”就将安琪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所在学校、家庭住址和个人照片全部曝光,并且这些信息也被服装店主蔡某用微博发出。一时间,在网络上对安琪的各种批评甚至辱骂开始蔓延。甚至说安琪自杀“活该”,“谁叫你偷的?!!自杀有理了?”
这场从“人肉搜索”开始,到第二天晚上安琪在河边发出最后一条微博,整个事件仅仅持续了20多个小时,但结果却是一个年轻生命的离开。
现在,当地警方对案件正在调查。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刘德良指出,退一步说,如果真的存在偷衣服这个事实,当事人只应当受到法律上有关盗窃行为的制裁,而不应该在人格上、在名誉上对她进行侮辱。
“如果别人侵犯你的行为,完全可以诉诸法律,而不能‘冤冤相报’,用网络来进行‘人肉搜索’,通过网络来诋毁别人的名誉。”刘德良说。
在知名互联网法律专家赵占领看来,“人肉搜索”直接涉及到侵害当事人的隐私权,甚至包括肖像权、名誉权等人格权利,除了可能给当事人造成财产安全隐患之外,更可能严重影响到生活安宁、人格尊严等,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当事人精神失常,甚至自杀。
“网络‘人肉搜索’是通过无数网民群起曝光当事人个人信息、隐私的方式实现某种道德审判,违背了最基本的法律规则,纵容了道德审判而忽视了法律审判。”赵占领说,“这很多情况下会演变成一种网络暴力,破坏了网络空间正常的秩序。”
专家:规范网络人肉搜索侵权行为
从2006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虐猫女”事件,到2008年被称为“人肉搜索第一案”的“女白领死亡博客”事件,到2009年“央视实习生”事件,再到如今的“花季少女投河”案,“人肉搜索”导致的相关悲剧不断上演。
同为“90后”的店主和死者安琪,一方不曾想到“网络暴力”会失控,甚至威胁他人生命;一方因为毫无社会经验,面对“网络审判”束手无策,直至绝望,加上个人性格等因素,最终酿成命案。
事实上,对于“人肉搜索”的侵权行为,国家法律并不缺乏追究责任的相关规定。
赵占领指出,“人肉搜索”不是一个法律概念,但采取的行为方式可能违背多部法律,比如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刑法等,总体而言,相关的法律体系基本比较完善。但是,因为网络传播的匿名性、群体参与性,导致很多网民自律意识较差,甚至认为法不责众,即使追责也比较困难。所以,在“人肉搜索”方面,法律的威慑力不足,没有完全起到应有的作用。
他强调,在网络“人肉搜索”中受到侵害时,关键要判断是哪种权利受到侵害,若是隐私权或肖像权,则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进行维权,若是捏造事实,损害自己的声誉,则既可以通过民事途径追究名誉侵权的责任,情节严重的,也可以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
规范“人肉搜索”侵权行为,除了进一步细化法规之外,更需要普及相关法律,增加网民的守法意识,使网民在敲击键盘、使用“麦克风”的同时,加强对个人隐私的尊重及保护。而对于网络服务商而言,要按照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在接到权利人的侵权通知后,应及时删除或者屏蔽侵权内容,对于明知存在侵权的内容,应该主动进行删除或者屏蔽,加强对内容的审查力度。(光明网记者 张薇)